- 新闻中心
南通警方曝光六起“打假”典型案例 |
浏览次数:51 发布时间:2021-03-16 |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南通市公安局通报去年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工作情况,并公布了6起典型案例,涉及假酒、假玩具、假润滑油、假保鲜膜、假口罩、假减肥产品。
针对当前制假售假犯罪新情况、新问题,去年以来,南通警方持续开展“昆仑”“清源”“蓝剑1号”以及“护航2020”等系列专项行动,把打击各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犯罪活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盯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领域,出台《食品药品和环境犯罪案件现场勘查规定》,规范食药环案件现场勘验、检查工作,施行分级勘查制度,食药类案件勘查率达100%,帮助快侦快破了一批假冒伪劣大要案件,收缴了一批假冒伪劣产品,处理了一批商标、专利侵权案件,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和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据统计:2020年南通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制假售假刑事案件247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28名。其中食药类案件62起、158人,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17起、178人,其他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商品)案68起、92人。 针对民生领域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南通警方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互通和工作衔接,建立健全各项协作机制,开展联合检查98次,帮助企业整改问题16处。特别是去年3月至5月,南通警方结合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重点工作,坚持民意导向、问题导向,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蓝剑1号”专项打击行动,紧盯妨害疫情防控、损害企业权益、危害安全生产、侵害民生利益等“四害”,开展系列打击攻势,共侦办制售假劣劳护用品案件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查扣假劣防疫用品99.3万只,挽回企业经济损失1.24亿元。 1.陈某兰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 警方查获的部分假冒口罩 2020年2月24日,如东县公安局接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交线索,经前期缜密侦查,精心组织行动,侦破一起销售假冒口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经查,陈某兰、苏某等人以每只0.03元的价格购得22万余只假冒“飘安”牌一次性口罩,加价后对外出售。经检测,本案涉及的口罩均非飘安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目前,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陈某兰等5名犯罪嫌疑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2、祝某林等人生产、销售假“费雪”玩具案
民警正在清点查获的假冒品牌玩具 2020年5月14日,由南通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牵头经侦支队、海安警方等联合行动,在广东汕头、福建泉州、江苏南通三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捣毁一制销假玩具“一条龙”的犯罪团伙,抓获3名假冒注册商标嫌疑人祝某林、李某邦、郭某春和2名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嫌疑人倪某、谢某奇,查处生产窝点一处、仓库2个,查扣假玩具258套及假商标、零部件等大量半成品。经查,祝某林、李某邦、郭某春等人生产制作仿冒“费雪”品牌的玩具,并交由下线倪某等人在淘宝、咸鱼等网店上架出售,同时发展下线代理推广,涉案价值500余万元。
3、凌某千等人特大制售假冒“长城”润滑油案 假冒润滑油分装窝点 经前期缜密侦查,2020年5月21日,南通警方在河南郑州、河北沧州、黄骅及南通等地开展统一抓捕行动,成功破获一起特大制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件,抓获凌某千、朱某辉、林某广等17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假冒“长城”注册商标的润滑油559件,累计销售金额达2500余万元。经查,自2017年以来,林某广先后从凌某千、朱某辉等人处购进大量假冒“长城”润滑油,并雇专人看管、粘贴防伪标识,再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犯罪嫌疑人刘某军等人在明知林某广销售的是假冒“长城”润滑油的情况下,仍帮其代为存放、保管、帮助粘贴防伪标识,并利用各自经营的快递点帮助发货。
4、韩某等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警方查获的部分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的减肥胶囊 2020年7月7日,消费者花女士到海安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报称,自己通过微信购买一款名为“超强天使玫瑰红”的减肥胶囊,服用后感觉身体不适,怀疑产品有问题。经专业机构鉴定,该款减肥胶囊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系有毒、有害食品。经缜密侦查,海安警方先后在山东、浙江、安徽等九省市抓获26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大量非法添加西布曲明、呋塞米等成分的减肥产品。经查,犯罪嫌疑人韩某等人通过互联网向全国各地消费者兜售多款有毒、有害的减肥产品,购买者达千余人,涉案金额达185万余元。目前,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5、顾某亮等人特大制售假冒“南亚”保鲜膜案 警方在制假窝点查获的大量假冒“南亚”牌保鲜膜 2020年1月,南通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接报,南亚塑胶工业(南通)有限公司员工在北京、天津、河北、重庆等地发现,有人假冒该公司“南亚”商标销售保鲜膜。经前期工作,2020年9月22日,南通警方在河北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捣毁生产、销售假冒“南亚”保鲜膜2处窝点,抓获顾某亮、李某舵等60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扣押假冒保鲜膜1353箱、散存保鲜膜12638支、用于造假的纸管、纸箱和商标贴纸等2万余件,涉案金额6000余万元。经查,2019年以来,顾某亮等人利用厂房原有生产线,制售假冒“南亚”保鲜膜。2017年以来,李某舵等人利用厂房,筹建4条保鲜膜生产线,制售假冒“南亚”保鲜膜。上述人员通过微信、手机短信等方式接收下游批发商订单,组织员工开展生产销售给多个省市,最终通过实体店兜售给消费者。
6、马某志等人系列生产、销售假酒案 经前期专案经营,2020年10月15日凌晨,南通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会同如皋警方抽调150余名精干警力,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侦破系列生产、销售假酒案件,捣毁制售假酒窝点25个,抓获涉案嫌疑人22名,现场查扣假冒茅台、五粮液、水井坊、洋河梦系列等高档白酒500余箱,各类假酒包材、标识、标牌10万余件,涉案价值逾千万元。经查,2019年12月以来,以马某志、高某如、平某等人以家族为核心,采用以次充好、灌装生产的方式,大肆生产假冒高档白酒,并对外销售。马某志、高某如、平某等人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根据环保365的经验,假冒伪劣产品应该在第一时间无害化销毁处理掉。
|